Zora币是一种基于以太坊Layer 2网络Base的去中心化代币,由NFT市场与链上社交平台Zora推出。作为专注于NFT创作、发行与交易的公链代币,Zora币通过消除传统中介,赋予创作者直接从作品中获得价值并与观众建立直接关系的能力。该代币总供应量为100亿枚,分配方案包括26.1%给贡献者、20%用于激励、20%归金库、18.9%分配给团队等。Zora协议最初作为NFT平台起步,后转型为基于OP Stack的Layer 2区块链,其智能合约允许内容创作者将帖子、艺术品等数字资产代币化,形成独特的链上文化表达方式。2025年3月正式完成代币生成事件(TGE)后,Zora币迅速登陆Binance Alpha等38家交易所,但初期因空投分配不均引发社区争议。
Zora币展现出独特的双面性。其协议收入表现亮眼——2025年5月Zora Protocol过去24小时收入高达446万美元,超越Meteora、Pump等知名项目,位列加密收入榜单第三位。Coinbase已将其列入上币路线图,Bitget等交易所也推出相关交易活动,市场关注度持续攀升。另代币经济模型存在明显争议:团队和战略贡献者占65%代币且仅锁仓6个月,社区质疑其长期价值;Dune数据显示空投领取率不足两成,前50地址却占据36.9%份额,导致价格从上市初期的0.046美元暴跌63%至0.0172美元。不过作为首个实现帖子代币化的平台,Zora通过让每篇链上内容对应10亿枚代币、创作者自动获得1000万枚并抽取1%交易费的机制,仍在创作者经济领域保持创新优势。
市场优势主要体现在技术架构与生态定位上。Zora Network作为基于OP Stack构建的Layer 2解决方案,利用Optimistic Rollup技术将交易打包批量处理,使Gas费降低至以太坊主网的1/10,同时继承以太坊安全性。这种技术组合特别适合高频、低价值的NFT交易场景,例如其平台上的纪念NFT铸造(如Worldcoin推出的限时免费NFT)平均成本仅需0.5-2美元。与传统NFT市场不同,Zora采用开放协议模式,允许开发者自由构建前端应用,形成去中心化生态。这种策略使其在Farcaster等加密社交平台获得天然渗透力,$DEGEN等场景币社区优先选择Zora进行文化代币化。尽管当前市值约73亿美元的表现低于6亿美元估值,但其链上数据仍具韧性——累计收入540万美元,周交易量稳定在百万美元级,显示出特定用户群体的粘性。
使用场景的创新性成为Zora币最突出的亮点特色。除了常规的NFT交易外,平台首创的内容代币化功能将社交媒体动态转化为可交易资产,例如前Coinbase CTO Balaji Srinivasan将其著作The Network State通过Zora代币化,用户可通过持有代币参与内容传播收益分成。这种机制突破了传统NFT的静态属性,使数字内容具备持续流动的价值捕获能力。在技术层面,Zora支持ERC-20铸币功能,允许创作者用非ETH代币(如稳定币)购买NFT,大幅降低参与门槛。Base官方曾通过Zora发布实验性代币Baseisforeveryone,虽澄清非官方行为,但验证了其在链上文化传播中的独特地位。Zora代币被官方定位为just for fun的MEME币,刻意剥离治理功能,这种反常规设计反而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,吸引大量草根创作者涌入。